纽约图书馆的世纪丛书之一
这本书谈什么?
《富裕社会》由美国自由派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于50年前写就第一版,后来几经增删和再版。这本书的前几版通篇都在明确表述对通货膨胀的担心。通货膨胀一直对社会基本福利构成威胁。
作者加尔布雷思笔下的“富裕社会”,可以理解为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,这个社会已经具有消灭贫困和流离失所的力量,只不过为了避免打击那些创造了大量财富的阶层的发展积极性,这样一个“富裕社会”漠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性。
在书中,加尔布雷思以“富足社会”与“传统智慧”扩展了经济学的语言,指出了现代富足社会背后隐藏的严重问题,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标准间的资金与行动分配不均,以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。
芒格为什么谈起这本书?
2000年11月10日,芒格在慈善圆桌会议早餐会上的讲话,主要内容为美国股市上涨带来的所谓“财富效应”。美国的股票价格对经济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?芒格认为,传统经济学家考虑这个问题所用的数据与现实有很大脱节。除了没有考虑退休金的因素外,也没有把“黑金”(bezzle)的因素考虑在内。
“黑金”这个词跟贪污有关,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约翰·肯尼思·加尔布雷思用它指在尚未败露的贪污中得到的金钱。加尔布雷思发现,黑金对消费有非常强烈的刺激作用。毕竟,贪污者花钱更大手大脚,因为他的钱来得更容易,而且他的雇主的支出将会一如既往,因为雇主尚不知道其财产已经被“偷”走了。
在芒格看来,加尔布雷思并没有铺开他的洞见,他满足于(在经济学思考上)提供一些牛虻式的刺激。所以芒格进一步发挥了加尔布雷思的“黑金”概念,提出“灰金”“捞灰金”和“灰金客”的概念:
正如凯恩斯指出的,在依靠劳动换取收入的原始经济中,当女裁缝把一件衣服以20美元的价格卖给鞋匠时,鞋匠就少了20美元可以消费,而女裁缝则多了20美元可以用。总消费支出并没有受到lollapalooza效应[1]的影响。但如果政府印刷了另外一张20美元的钞票,用它来买一双鞋,鞋匠多得到了20美元,可是没有人觉得自己的钱变少了。当鞋匠下次再买一件衣服的时候,这个过程就重演了,不会无休止地持续放大,但会产生所谓的凯恩斯乘数效应,这是一种促进消费的lollapalooza效应。同样地,和同等规模的诚实交易相比,尚未败露的贪污得来的钱对消费的刺激效应更大。加尔布雷思是苏格兰人,喜欢深刻地揭示生活的世态炎凉。毕竟,这个苏格兰人还热衷于接受命中注定、无法改变的婴儿诅咒这样的荒唐想法。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加尔布雷思的观点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他有关“黑金”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。
加尔布雷思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,从安大略农学院毕业后,到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他于1949年到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担任教职,是肯尼迪总统的好友,1961年到1963年担任美国驻印度大使。作为一名经济学家,加尔布雷思持有改良派的价值观,他写了许多描述经济理论如何与现实生活相悖的著作。《富裕社会》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
《富裕社会》作者约翰·肯尼思·加尔布雷思如是说
“我们都认为悲观是智力超群的标志。”
“美当然没有绝对的标准。所以追求美才会如此有趣。”
“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做,那么你就去开会吧。”
“经济预测的唯一功能是让占星学变得令人尊敬。”
“现代的保守主义者从事的是道德哲学中最古老的活动,也就是说,他们要为自私寻找一个超级漂亮的道德借口。”
“许多美国人死于食物过多,而非死于食物太少。”
“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,要么证明无须这么做的选择时,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寻找证据。那些走运的人总是说他们过得幸福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很高尚。”
“难道你不明白吗?让一家企业停泊在废话当中,和让它驶入麻烦的思维之海比起来,是一种好得太多、太多的做法。”
“有权势的人总是宁愿拿全副身家去冒险,也不肯舍弃一点利益。”
“在任何大型组织里面,和多数人一起错比一个人对安全得多。”
[1] 芒格认为,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所以要理解这样的系统,就必须熟练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。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,共同作用一个方向,就得到了芒格所谓的“lollapalooza效应”。——编者注
全文阅读: N/A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star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llstreetgm.com/%e3%80%8a%e5%af%8c%e8%a3%95%e7%a4%be%e4%bc%9a%e3%80%8b%e5%8a%a0-%e7%ba%a6%e7%bf%b0%c2%b7%e8%82%af%e5%b0%bc%e6%80%9d%c2%b7%e5%8a%a0%e5%b0%94%e5%b8%83%e9%9b%b7%e6%80%9d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