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蜜蜂的寓言》[荷] 伯纳德·曼德维尔

“用英国语言写出的最邪恶、最聪明的书”

这本书谈什么?

《蜜蜂的寓言》一书的核心,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,即“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”。从“人是自私自利的”这一观点出发,曼德维尔认为,在人品美德和商业社会之间存在着根本张力。因此,在他看来,所谓的试图以道德说教为手段,以“公共精神”为基础,建立一个美好繁荣的社会是不现实的。因为“不是人之美德和良善,而是制度性规则使道德品行不好的人也能为社会的福祉服务;而制约人们自私的恶行的绝大多数制度和规则,都是在充满罪恶和欺骗的商业行为的人类实践中产生”。

曼德维尔的思想引起许多争议,该书18世纪在英国出版后,曾引起轩然大波,招致欧洲思想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批判。但尽管如此,这本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却还是不可小觑,影响了休谟、亚当·斯密和哈耶克等大师。

芒格为什么谈起这本书?

在芒格“论学院派经济学”的演讲中,他谈到经济学中总有一些无法避免的悖论。比如,恶行效应引发的一个问题与妒忌有关。他说:

妒忌在摩西的律法中是饱受指责的。你们可能记得希伯来人刻在墓碑上的文字:你们不能觊觎邻居的驴子,你们不能垂涎邻居的女仆,你们不能贪图……这些古代犹太人知道妒忌的人们是什么德性,也知道这些人会惹出什么麻烦。他们对妒忌真的绝不姑息,他们这么做是正确的。但曼德维尔令人信服地——反正我是信服的——证明妒忌会极大地推动消费意欲。所以呢,妒忌既是摩西十诫严厉禁止的糟糕恶行,却又是促使经济增长的驱动力。

芒格提到的曼德维尔,是哲学家和讽刺作家,他在1705年发表了一首讽刺时局的诗歌:《蜜蜂的寓言,或,私人的恶行,公共的利益》。曼德维尔的哲学观是,利他主义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学术进步,人类的自私心反倒是真正推动进步的引擎。因而他得到了“私心即是公益”的悖论。

《蜜蜂的寓言》作者伯纳德·曼德维尔如是说

“私人恶德即公众利益。”

“若要界定作为奖赏的、表现得最充分的光荣,要廓清对光荣最多见的说法,便应当说:光荣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快乐。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做出了高尚的行为,便会在自爱当中享受这种乐,而他亦同时期待来自他人的喝彩。”

“有理智、有教养者以最为娴熟的技巧掩盖自傲之时,亦是他最能取悦于自傲之心的时刻。”

全文阅读: 蜜蜂的寓言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star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llstreetgm.com/%e3%80%8a%e8%9c%9c%e8%9c%82%e7%9a%84%e5%af%93%e8%a8%80%e3%80%8b%e8%8d%b7-%e4%bc%af%e7%ba%b3%e5%be%b7%c2%b7%e6%9b%bc%e5%be%b7%e7%bb%b4%e5%b0%94/

(0)
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上午10:52
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上午11:49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